[单步]
1、移动方法 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身体重芯随之落在移动脚上。
2、实际运用于:①接近网小球;②削追身球;③单步侧身攻枣在来球落点位于中线稍偏左或对推中侧身突袭直线或对搓中提拉球时常用。
[跨步]
1、 移动方法 一脚蹬地,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脚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体重芯即移到跨步脚上。
2、实际运用于:①近台快攻打法,用来对付离身体稍远的来球;②削球打法,左、右移动击球;③跨步侧身攻,当来球速度较慢,但离身体稍远时,左脚向左前上方跨一大步,右脚随即跟上一小步,同时配合腰部右转动作,完成侧身移动。
4、选择好的击球时间
正确的击球时间能够加快速度。但是业余球友很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认为只击球的上升期可以提高速度。
这种击球方式并不能有效地提高球速。因为它缺少节奏变化,而且当手臂发力较多时,回球容易出界,而发力较小时,球速又会偏慢。
击球时间在打球实践中应用多的应该是“上升晚期”、“高点期”、“下降早期”,需要根据不同的来球,配合自己的比赛节奏不断调整。
同时可以利用对方的球速。对方的球速慢,你可以加大动作,有利于击球力量,同时能保证在上升期击球;对方的球速快,你必须减小动作,保证上升期击球或高点期击球。
5、加快衔接,打开落点
加快衔接即快速连续击球,是连续速度的体现。若步法到位,要想连续快速地击球,关键在于提高动作的还原速度,加强动作的协调性,并相对减小动作的幅度。
线路和落点的变化能体现速度效果:我们在打球时,如果对手是同一个节奏、同一个线路、同一个落点,即使是很快速度的球,我们也很容易还击。因此,这种速度其实是体现不出速度效果的,只有与不断变换的线路和落点相结合,才能体现出速度的好的效果。
6、降低弧线
弧线也是乒乓球的五大要素之一,弧线低能缩短球在空中飞行的距离,从而间接加快球的飞行速度。
在进攻技术中,这种差别或许不是那么明显,但在发球、削球、搓球上就比较明显了。
当然,考虑到击球的稳定性(因为有球网),必须制造一定的弧度,在能过球网的前提下,弧线越低则速度越快。
“快”是建立在身体素质、技术积累上的,想要“快”就两个字——多练。
准备姿势
击球前后,身体保持的合理姿势即为准备姿势。合理恰当的准备姿势有助于判断来球,及时移动到位,运用各种基本技术完成击球动作。
两脚开立约与肩宽,两膝微屈稍内扣以前脚掌内侧着地,身体在两脚中间,上体微前倾下颌微收,两眼注视来球,持拍手臂自然弯曲手腕放松,球拍自然后仰置于腹前,左手自然弯曲抬起高于台面。
准备姿势的重点难点是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屈膝提踵放松微动。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长短球 乒乓球发球机公司的双蛇体育于2025/8/15 22:39:44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pingxiang.mf1288.com/shuangshe-2881443809.html